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独角戏

aikaiwu5年前 (2020-03-22)生命之所轻952

首先感恩一位叫着“净心”的朋友,愿意看我写的文章还给我打赏!感恩我的生命中有您这样的一位静静陪伴的朋友!心里有些许开心!同时也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来看你的文章,你还会写下去吗?”想了想后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会!”也因此有了今天这篇文章的思路。

独角戏

“一个人一辈子自言自语”这不是就是一个人一生的写照吗?而如今的公众号的文章更多的是自已对自己过去对当下的一些事件的认识和看待,有些是跟大家的看法不相上下,有些是与大家的看待相左相右,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尊重和允许”是当下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素养和品格。无批判无澄清之意,更多的是一种自得自在的陈述!一种当下的阐述!欢迎大家一同来探讨!

独角戏

有时候我们回到生活中一看,到处是烦恼到处是纠纷!各种关系、各种算计、各种成长的烦恼、各种社会错综复杂的关系......无法静心无法安心。我们觉得只想一个人躲在一处静静!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其实真正的静下来后我们才发现其实那也是不静的,因为身体离开了嘈杂的环境而心灵和脑中一刻都没有停止过想外面的世界的各种事情,我们仍然是焦躁不安,仍然是眉头紧锁......那是为什么呢?难不成不是外面的人和事干扰了我们的心神?那到底是谁让我们如此的停不下来呢?是谁让我们如此的烦恼焦虑?是谁让我们欲罢不能?.......是???

独角戏

我们自己!?可能吗?原来真的是哎!真的是我们自己把自己搞得心神不宁!欲罢不能!所以在此把人生比喻为“独角戏”看起来身边一堆的人和事,而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自己,唯独自己!六祖大师的名言警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都是由心而造,由念而起。与外界无丝毫关系,如此说来可不是独角戏来吗?而这样的独角戏主演是自己,观众也是自己,创意策划是自己,制片制作是自己,一切都是自己。就象现在写文章一样,也是自己写给自己看写给自己权当作自己送给自己的礼物一样,一份成长轨迹的礼物,那不也是一份丰厚的礼物来着吗?在这样的一个人的舞台上自编自导自娱自乐!需要很大的内在力量!否则又如何自演下去呢?我这是在自夸吗?还是在自夸?无所谓!那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

独角戏

我知道自己在孤独着自编自导自演就足矣!至于你!有了一份心动的链接可以给我打个赏,也可以默默地观看,也可以勇敢地取消关注,那是你的世界与我无关!感恩您的观看,感恩你的同频!感恩你的每一个举动!那让我看到一个与我不一样的自己,同时也是我的不同的面向的曾经的自己,我爱我自己,就如同我爱你们一样,我爱你们就如同爱我自己一样,我尽情地让自己看起来是无所谓,可有时候我还没有做到!那我还是允许我的这样的情绪发生,一切都在无常的变化中走向合一!那是我要去的地方,也是你要去的地方,尽管时间不同,但那是我们一同可以去的唯一的地方。就让我们都享受这样的独角戏的人生吧!这实在是上天馈赠我们的最大的财富!感恩生命中有您!谢谢!

独角戏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44

分享给朋友:

“独角戏” 的相关文章

母子对话——镜子

母子对话——镜子

某日,儿子指着镜子问:“妈妈,镜子中有个我哎!镜子中有个我哎!”妈妈很开心,儿子的成长迈进了一步,可以区分镜中的自己和本来的自己,心理学上所指的区分主体与客体。这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历程。今天同样的问答发生在成人与少年之间的母子。母子站于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与儿子,问“儿子,镜中的你是你吗?”儿子...

那些“因为...所以...”让我们止步在“心门”外

那些“因为...所以...”让我们止步在“心门”外

前些天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我的“秘密”,文中提到过关于讲道理时自己的身体反应及心理反应。今天突感还需拿来啰嗦两句,只因太普遍。 今天是周一,九点十分你到了办公室,迎面走来的是你的直接领导,你会如何与她打招呼?“早上好!领导......”此处省去一百字“真倒霉!怎么点就这么背...

"与疼痛为友"收获至圣宝贝--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与疼痛为友"收获至圣宝贝--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虽然没有特殊的打坐经验,不过此次来云居寺自感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一方面这些年的成长内在的伤痛在不断地被疗愈,所以自感还是很舒服。今天的开示语是平等心与平常心地对所有所经验到的感觉,休息散步时突然开窍:我的腿其实是有疼痛的感觉的,只是我没有去过分关注它,同时我的内在有个声音是:“我不想你来,...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去年一次学习的缘由第一次认识唐登华老师,他是北大的精神科的专家教授,是中德家庭治疗的督导师,除了临床研究工作以外,还有教学任务,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学员。 网上搜索唐老师简介: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

超级目标迷失了我的心--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超级目标迷失了我的心--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前面第一篇文中就提及过我此行来的第一个目的是拥抱自性,其实我自己知道是为了来体验灵魂出体的感觉而来的。触碰拥抱自性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事了,真正挑战的是灵魂出体!所以来了后一直祈请各路护法可以助力我达成所愿,过了七天后一直没戏,我的急迫的心情也就慢慢放缓了下来,午饭后就琢磨了一下这个事情,突感自...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晨起在大殿听完颂经做完早课后,吃完饭在院子里溜达时,仔细把禅堂的对联研究了一翻:“内观,息出息入脉息显法身,观色观心观自性如来”字字入心、字字入魂。”自性、如来、法身、色、心、息出、息入……”突然想起佛陀当年苦修数年后不得正道后来到恒河边的一棵菩提树下发誓:“如果此次不得正道自己就永不起来死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