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沟通中'不带耳朵的妈妈们'看过来

aikaiwu5年前 (2020-03-18)生命之所轻1189

有一次课堂上有三位女同学就其中一位的“老公”发出了各自的点评和意见(老公本人也在场),包括我在内。A说:“我觉得......”B说:“我觉得......”C说:“我觉得......”当我们三位分别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后,我的内心突然冒出来一个声音:“其实我们都在说自己对自己老公的看法......”这样的声音冒出来后,我又仔细地观察了好多我自己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以及作为一个旁观者观察了他人与他人沟通的细节:

沟通交流

结果也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我们大多时候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所想所念所说所为都是一个中心:以自我为中心!说到此也许有人会说我平时都是以他人为中心的哦!尤其是学习萨提亚的同学们会提出一个大大的疑问“讨好型的模式的人平时的沟通姿态中的模式总是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以他人为中心型......”是的,不可否认这种类型的人是以他人为中心而这并不代表他们说话时是能听进去别人的话,他们只是在沟通模式中一切以他人的意愿为中心,以他人的喜好为中心,生怕影响了关系,破坏了感情。而这些也丝毫不影响他沟通过程中一直沉浸以自己的世界中,而我在此要说的“以自我为中心”更多的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无论何种沟通应对姿态,人们总是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畅想遨游,即使说着对方的话题那也是自己世界的对待......而这也是所有关系中的至命痛点。我们无法真正触及对方的心,用萨提亚的沟通技术即是我们没有去看到行为背后的渴望,而是在行为的层面作无限的瑕想和解释阐述而已,所以经常会有不得劲”的感受!会有答非所问的感受!会有不痛快的感受!会有气死个人的感受!会有你就怎么听不懂人话的感受!......会有沟通不畅的感受!当然你要是认为这是我的沟通模式也是可以了。因为在此我说的就是我自己,那也代表了我自己,在此我也是自言自语,所以这也是我在沟通中的一种状态。

切身感受

前两天儿子说了一句话对我打击非常大的话:“妈妈,我心里很爱你,真的!可是你别总气我!”对此我深刻反思总结了我这个当妈的所有这些年的言行有以下几个行为总是让儿子有此感受:

1、有时候会开玩笑!孩子对任何事情总是非常认真的态度。而我有时候因为自己的喜好,会开个涮

2、有时候会正儿巴经地给他讲道理!孩子听一遍就够了,理解力非常强,再说就烦了

3、有时候会停留在事情表面纠缠,让事情变得越来越不在情感状态,而总在事情里争辩,失去了本质

4、有时候会因为工作和学习的事情而放下孩子,这一点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

觉察与行动

因此也对症下了药:

1、开玩笑的时候让孩子知道,现正面回应孩子然后再玩笑

2、能意识到自己不讲道理就再也不讲道理了

3、直面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在行为表面作工作,同时也引导孩子多讲自己的感受,多描述自己的需求,不要让爸爸妈妈猜自己心里想什么

4、绝对的说到做到,不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一定做到

5、抽了足够多的时候,单纯地陪伴孩子

6、坦诚地与孩子交心。

有效沟通

这样的系列行为后终于有一天收到了儿子认可关系的回馈:“妈妈,我向你道歉,我承认我以前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有时候是气你的有时候还打你!......”“妈妈知道你不是真的想打妈妈的,只是没有找到更好的办法发泄自己的气而已”“是的,是的!我就是气得不知道怎么办了,不是真的想打你的......”“妈妈有时候也是这样的,总想不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我们之间的冲突!也打了你,从现在开始我们一起学习如何更好地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如何听懂对方想表达的意思?好吗?”“好的,妈妈你知道吗?其实我是

真的好爱老妈!” 这是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修复了我以为我们很好的母子关系后的一次深入的沟通。回过头来才发现,孩子的宽容和接纳比起大人要大的得多啊!同时也更加的明白:爱孩子就是真心的用心的陪伴。时刻反思时刻觉察时刻改变!!!当妈也是一个不小的修行啊!!!最后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所有天下的父母!愿我们都收获孩子一箩筐的爱!为人父母是天下最神圣最美好的事!请好好享受这份爱带给我们的滋养和馈赠!

“愿我成为一束光 照亮您回家的路”

二维码

Aikaiwu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43

分享给朋友:

“ 沟通中'不带耳朵的妈妈们'看过来” 的相关文章

感恩那个给我讲“割稻子故事“的人——我的母亲

感恩那个给我讲“割稻子故事“的人——我的母亲

母亲一个字不识,却毫不影响她获取智慧。我在她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品格:善良、乐观、勇敢、坚强、不怕苦、直率、敢作敢当、强大的母性、智慧!这些品格都来源于她,而同时也是她第一个教会了我“如何活在当下”。说到此应从一个“关于如何割麦子的故事”讲起:在我小时候学校有一个叫做“忙假”的假期。现在才知道这是农村...

父母的第一课——认识生命

父母的第一课——认识生命

因为相爱所以我们决定孕育一个生命,让他来见证我们的爱,同时一同享受“家庭”的快乐幸福和所有成长的痛。这就是我怀孕前的对于生命的认识。后来孩子出生了,伴随着诸多的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伴随着自我不断学习成长,我对于一个新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今天就谈一谈我所认为的为人父母第一课——认识生命...

【幻象万种】——“道理”

【幻象万种】——“道理”

“道理”本是一词,道理、讲道理、知道……后来随着语言的简化,慢慢衍变成了讲理、理论、理由、不知不觉中把“道”字给拿掉了。道理、理道、理是道的施用者,用来理清、厘清说明“道”而来,道才是根本。而后其被喧宾夺主。而“理”终归是“理”,它终也替代不了“道”字。理论、理由、尽管也有天理,即使它也在阐释科学规...

隐形的地图

隐形的地图

有一张隐形的地图在我们的心中,常常被人们忽略,甚至自己有时候也感知不到它的存在,而它确实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并且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小时候这张地图上,什么也没有,同时却又是什么都有,什么都可以,无边无界,和天地般宽广和日月般同辉;和宇宙般浩翰;循着这样的地图,我们什么都敢想:“上月亮,下海底,当主...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禅堂对联所感--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晨起在大殿听完颂经做完早课后,吃完饭在院子里溜达时,仔细把禅堂的对联研究了一翻:“内观,息出息入脉息显法身,观色观心观自性如来”字字入心、字字入魂。”自性、如来、法身、色、心、息出、息入……”突然想起佛陀当年苦修数年后不得正道后来到恒河边的一棵菩提树下发誓:“如果此次不得正道自己就永不起来死在这里。...

有趣与有意义

有趣与有意义

在我的生命中至少有三个人跟我说过自己是个无趣的人!我对其中一个人印象深刻: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的中午,我们一行十几个家庭参加一个“家庭教育主题”的聚会。孩子们在一边玩着自己的游戏——捉泥鳅、抓蝴蝶、与小狗赛跑、角色扮演游戏......家长们聚坐在一个露天的长条桌前分享各自的教育理念、育儿心得,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