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改变自己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aikaiwu5年前 (2020-12-23)生命之所轻971

昨天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大体意思为一位*企业内部驻扎很久的内部人员爆料目前在国内非常火热的一位导师**以及他的系列课程——轻而易举的****。看完后就当一则普通的新闻一样过去了,就在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老师,我的儿子现在我真的没有办法,不知道如何教了?你帮帮我?初一开始就不怎么好好学习了,成绩不断地下降,后来发现他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多了,我说了也不听......”我突然有了一个灵感。其实这个社会只有一件事与我们有关——那就是我们自己。当我们把自己搞清楚了,搞明白了,周围的一切关系也就明白了。突然发现我的理念**尚的有些雷同,所以出来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所有学习过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什么家庭教育?什么各项技能技巧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而这个人不是爱人、不是社会、不是老板、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自己。我们无法去要求别人,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很多人会对此抱以怀疑质疑的态度:明明是老公出轨了,明明是孩子不爱学习,明明是孩子犯了错误,明明是我们老板偏心,明明是我们老板有意陷害我......怎么是我的问题了,怎么需要我去改变了?请问老公出轨了是从一开始就出轨的吗?老公是你选的吗?对于不让他出轨你有办法?如果有你一定不会让这件事情发生,那么他为什么出轨了?只有他最清楚,也只有他想清楚了要改变才能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这件事情在提醒我什么?我与从前的我哪里有了不同使他出轨了?我需要做些什么他才不出轨?我能允许他出轨吗?我们需要就此分开吗?再例如:孩子不爱学习了?——他是从什么时候不爱学习的?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不爱学习?我能做些什么他才会重新爱上学习?事实是只有孩子自己想学习了他才能开心地主动去学习。我们充其量只不过是点醒他沉睡的姿态,引导他看到他的样子,他的症结所在,给他足够的力量去支持他面对所有的症结,一个个地攻克,只是我们能做的,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

轻而易举

小时候听童话故事里总有一个桥断是美丽的公主被一个英俊的王子吻后就苏醒了过来。这是爱的力量。而现实生活中也同样是如此。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爱”去展开!著名的国际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用“冰山”来隐喻“一个人”将人的最外在的显现出来的部分称之为“行为”而冰山最底层的部分称为“生命力”蒙台梭利把“生命力”称为“精神胚胎”。是这所谓的“生命力”“精神胚胎”趋使着一个孩子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成人,而我们的教养者只需提供足够的生理和心理及物质养料就足够。其中最最重要的部分是“心理养料”,林文采博士将之称为“心理营养”而我们一生当中都在为成长过程中未被满足的期待及心理营养买单。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成长的密秘!

而很多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出现的很多的生活中的冲突事件及所谓的“问题事件”都是因为生命力的部分未被满足、未得以示展,未得以发展,所以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寻找!而这样的寻找最终只有通过回向内在的反省、深刻地如是观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

实际现在看来根本没有什么父母教育,只是我们自己遵从生命的发展规律,遵从生命的规律,一切就顺其自然就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而我们从孩子一生下来时就开始不断地定义孩子,当然我们也是这样的定义我们的人生,所以才会自然的想到去如何定义孩子们。反过来,每一个生命对自己是最最了解的,他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自己不想要的。而在小的时候我们经常被人要求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久了以后,渐渐自我的部分就褪化了,为了锓合这个社会,他们就不再过问自己了,凡是都会跳过自己这个环节直接去到别人是如何要求的?社会是如何要求的?最后终有一天,终有一天那个规范他的那些链条松驰了(孩子大学毕业了有了工作了成了家了,父母长叹一口气从现在放心了可以不用操心了......)结果他找不到自己了,成了所谓的“空心人”我个人觉得社会的许多的课程总有几个点有价值的,而就在于我们如何来看待和运用。也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需要去上,更不是上的课程都需要去听从,而是我们先搞清楚我们上课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在这个课上我得到了什么?我回来如何运用?.......一切都是简单的六个字“学习、实践、更替、成长”

说实话我报过一个轻而易举的***微课,可能还是缘份没有到,我交了钱课是一天没有听,我想这个词是个浮躁的词!很适用于这几年的社会。所以它火了起来,而它的用意是让我们先成长为真正的自我,然后关系和谐,事业自然就顺利了。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过此类的话“格物知至、意诚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一切的一切我们是否格了物?是否知至?是否意诚心正?是否修身?同样的道理仅凭一两节课就会让一个人立刻变成了亿万富翁、就让一个家庭有180度的陡转弯,那不是符合道的事,一切不符道的事,怎么为道所容呢?饭要一口一口吃,就象我们的孩子也不是一天变成了现在这样,而当我们观察到孩子现在的异常,那就是最好的,就从现在开始学习,于生活中实践,不断地用新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取替旧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假以时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换个样子。不信试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208

分享给朋友:

“改变自己是改变一切的开始” 的相关文章

有趣与有意义

有趣与有意义

在我的生命中至少有三个人跟我说过自己是个无趣的人!我对其中一个人印象深刻: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的中午,我们一行十几个家庭参加一个“家庭教育主题”的聚会。孩子们在一边玩着自己的游戏——捉泥鳅、抓蝴蝶、与小狗赛跑、角色扮演游戏......家长们聚坐在一个露天的长条桌前分享各自的教育理念、育儿心得,当其...

如果你在苦中请记得找些甜的滋味

如果你在苦中请记得找些甜的滋味

二元对立的世界观,必定会带来纷争。正反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断地争论与斗争,而这永远是个无解的方程。只有当二者会理解和看到对方实际是包容在自己的生活这中方能有解。四月份的时候有一个朋友举办一场大型的千人公益课程。目的纯正,利益大众,甚至自己还贴钱办公益。行为实是让人钦佩!而就在这样的会议酬办过程中还...

母子对话——镜子

母子对话——镜子

某日,儿子指着镜子问:“妈妈,镜子中有个我哎!镜子中有个我哎!”妈妈很开心,儿子的成长迈进了一步,可以区分镜中的自己和本来的自己,心理学上所指的区分主体与客体。这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历程。今天同样的问答发生在成人与少年之间的母子。母子站于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与儿子,问“儿子,镜中的你是你吗?”儿子...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留给自己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一只耳朵留给他人,听他们说关于自己的声音。到今天才发现其实耳朵这么多年好似摆设一般,没有听进去别人说过的一句话,更没有听到自己内在的一句话。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却有些伤感,再看看自己的眼睛,鼻子,其它的五官,有谁真的正儿巴经地干过真正的活呢?空由...

父母的第一课——认识生命

父母的第一课——认识生命

因为相爱所以我们决定孕育一个生命,让他来见证我们的爱,同时一同享受“家庭”的快乐幸福和所有成长的痛。这就是我怀孕前的对于生命的认识。后来孩子出生了,伴随着诸多的成长的烦恼和喜悦,伴随着自我不断学习成长,我对于一个新生命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今天就谈一谈我所认为的为人父母第一课——认识生命...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你的孩子是因你而来。他(她)拥有和你一样心智,实际上他(她)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小号的你。又或者说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亲爱的父母们,你发现到了这一点了吗?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你感觉到了吗?我们的想法和行动总是受到父母“爱的名义”的阻拦,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阻拦下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我们甚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