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aikaiwu5年前 (2020-12-03)生命之所轻1024

你的孩子是因你而来。他(她)拥有和你一样心智,实际上他(她)仅仅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小号的你。又或者说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

亲爱的父母们,你发现到了这一点了吗?当我们小的时候我们也是如此,你感觉到了吗?我们的想法和行动总是受到父母“爱的名义”的阻拦,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阻拦下慢慢变成了现在的自己。我们甚至依稀记得自己曾经的反抗和不理解,而当时间的魔力把我们变为“父母”时,我们却又魔力般地做成了我们“父母”的样子。我们“看到”这一点了吗?我们爱我们的孩子,甚至大部分的时间与工作生活的全部都是为了孩子。可在育儿方面我们大都在重蹈我们父母育儿的覆辙却不自知!

我们一般首先会对孩子有一个期待的“标准”(甚至我们有时候都没有想一下这个标准是从哪里来的,就想当然地把别人家的或是社会的标准拿来直接用),然后根据这个“标准”塑造着他(她)以及我们现在的生活。直到他(她)成年我们老去。看着自己塑造的“标准”,我们欣慰地离开这个世界。在这样的时刻,我想启动魔力“暂停键”,留一刻的时间与我们自己呆在一起,与自己好好地沟通沟通:“这一生我为何而来?我为自己做了什么?我下辈子还要这样生活吗?这样生生死死为何?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选择会让我有不同的经验?……WHO AM I?WHO ARE YOU(你的孩子)?”

青鸟

一个新生命的到来,是在经验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活生生的教育对象,他们是带着使命来辅导和唤醒我们而来。曾几何时我们记得当那个弱小无力的小生命来到我们身边之时,唤起了我们内在无比的柔情和爱,面对他们我们只有无条件地奉献,无条件地给予,不求回报。我们在体验这样的无条件的爱的给予中,感受到了无限的快乐和幸福;面对他们天真无邪的眼神与纯净的微笑,我们俯首称臣;注意!请注意!!!这一切绝不仅仅因为我们为人父母的身份,更为重要的是新生命带给我们的一份全然的爱的状态下所呈现出来的无穷力量。他(她)让我们感受到了无弹丸之力却撬动了整个家庭的无声的巨大力量;他(她)让我们感受到了当给予别人爱时,自我精神得以升华的幸福与满足感;他(她)让我们感受到爱在给予中得到验证。这份幸福感来自于我们实实在在的拥有,这份满足感来自于我们实实在在的经验到自己的富足。而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最大的意义。孩子什么也没有做,只是做了他自己,呈现了他自己本来的样子,而我们却感到如此的满足与幸福。这是生命最初带给我们的快乐。

随着生命的不断成长,孩子还是那个孩子,继续着自己的天真无邪,继续着自己的好奇与无条件地接纳,接纳吸收所有父母所言所行,渐渐地我们发现我们当初的那份幸福感与满足感慢慢离我们远去了,孩子也变得越来越不可爱了。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在内心屏蔽了与我们的沟通。一条深深的鸿沟挡在了我们之间。我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烦恼痛苦更多的时间占据着我们原来亲密无间的亲情中。更有甚者孩子出现了行为上的偏差:离家出走、厌学抑郁、游戏为生、啃老、抽烟喝酒、醉生梦死……我们不禁伤心欲绝大呼“曾经的那个可爱的我儿去了哪里?为何如此这般?”而答案在哪里呢?

亲爱的家长们,其实老祖宗老早给了我们答案: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切不可把求救的双眼和双手伸向某个领域的“专家”、“大拿”,自己却一副无奈无法无用状。而是要静下心来,像倒磁带一样的把生活一幕幕往回倒,倒到那一幕幕温馨和快乐的时光,倒到那一幕幕我们相处的时光。是在哪一刻什么阻挡了我们?是在哪一刻什么让我们远离了爱的地带?去细细地寻找。试试看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你还没有发现到什么,那么生活一定还会继续给你一点教训,这样的人生教训是活生生的现实的教训,完全不像学校与社会的各种考试一般,有正确固定的答案,或是花些钱就可以从别人那里买来正确的答案。NO,生活的考试往往是千人千相,万家万般。所以你家的答案需要也只有从你那里找,也只有从你那里才能拿到符合你们家的最恰当的答案。任何人都没有你自己更懂你和你的家庭。当然,在没有找到答案前一切都会以彻底的痛为代价,一般以家庭中自己或是家人的某种行为和“故事“为呈现形式。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是好?是继续装着不见还是停下来思考?是停下来思考还是采取些什么有效行动?

这一切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痛在谁谁就拥有改变的主动权。结果终有一天我们都会走上同一条道路,这条道路叫做学习的道路,学习什么呢?学习如何当父母?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习如何处理情绪?......直至最后我们才发现其实我们在学习如何成为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而这一切在这个新生命来到我们之初,就已经告诉我们——无条件地给予就是快乐之源!这是所谓生命影响生命的最好的证实。也是孩子来到我们身边的唯一的意义。而当我们做回了我们自己的时候,孩子定会回归到他的正位,因为那是他本来的样子,也是我们当初来到这个世界的本来的样子。而这一圈的辗转中我们得到了什么?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与回味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194

分享给朋友:

“父母第三课——你的孩子,她(他)为何而来?” 的相关文章

超级目标迷失了我的心--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超级目标迷失了我的心--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前面第一篇文中就提及过我此行来的第一个目的是拥抱自性,其实我自己知道是为了来体验灵魂出体的感觉而来的。触碰拥抱自性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陌生的事了,真正挑战的是灵魂出体!所以来了后一直祈请各路护法可以助力我达成所愿,过了七天后一直没戏,我的急迫的心情也就慢慢放缓了下来,午饭后就琢磨了一下这个事情,突感自...

母子对话——镜子

母子对话——镜子

某日,儿子指着镜子问:“妈妈,镜子中有个我哎!镜子中有个我哎!”妈妈很开心,儿子的成长迈进了一步,可以区分镜中的自己和本来的自己,心理学上所指的区分主体与客体。这是成长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历程。今天同样的问答发生在成人与少年之间的母子。母子站于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与儿子,问“儿子,镜中的你是你吗?”儿子...

当儿子问“妈妈,你死了我把你埋在哪里呢?”时......

当儿子问“妈妈,你死了我把你埋在哪里呢?”时......

一篇关于“死亡”话题的母子对话,引来了朋友们的强烈反响,我想就这个话题谈谈我的理解。 一天,我与儿子出去运动——骑行运动。走到一片树林,感觉那里很安静,于是提议到那里去探寻探寻,儿子同意了。于是我们就把车安放在那片树林的对面,穿过马路翻过隔离带走过一个干的水渠过来了这片...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的硬伤

如何化解婆媳关系的硬伤

前些天看到群里有人在讨论如何通过不断上线化解了婆媳关系;两位都是手心的家人,一位是通过不断上线觉察到了婆媳关系的僵化局面有所改善,一位是处在想处理与婆媳关系的边缘;作为一位儿媳,以及将来的婆婆;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对于婆媳关系的理解与认知。其实婆媳关系与其他所有关系一样是我们自己内在的外在呈现而已,夫妻...

“1 0”生命教育——怀着一颗平常平等的心去欣赏一切的发生

“1 0”生命教育——怀着一颗平常平等的心去欣赏一切的发生

作为曾经的孩子现在的母亲,个人感觉: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必须要面对的功课,在成人的眼里,那些是没有必要经历的弯路!在当事者的心里,那是一定要经历的有意义的体验,我们无法去判断这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们无权去干涉他们的人生轨迹!怀着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去面对你生命中所有关系的各种体验,...

'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良方!

'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良方!

2017年4月2日是我成为特训师后的第二次开课,这次的课程凭良心话讲专门是为了妈妈而发起的。作为儿女我们能够给父母的真的少之又少,作为“儿女之孝顺”有四个层次:一孝父母之身、二孝 父母之心、三孝 父母之志、四孝 父母之慧。而如今我深得宇宙真理实相,同时也明了此生为人的意义,此种人生真相是每个生命都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