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aikaiwu5年前 (2020-12-10)生命之所轻1127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耳朵留给自己去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一只耳朵留给他人,听他们说关于自己的声音。

到今天才发现其实耳朵这么多年好似摆设一般,没有听进去别人说过的一句话,更没有听到自己内在的一句话。

耳朵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却有些伤感,再看看自己的眼睛,鼻子,其它的五官,有谁真的正儿巴经地干过真正的活呢?空由心在那里伤心、郁闷、干着急!

一只耳朵留着听心的声音,心无时不刻在向我们发射求救信号,他渴了、累了、困了、不喜欢、喜欢、不想去、不想这么干、不想.....更想.....我们一次一次地听不到,一次次地被规则、被标准、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活在了标准、规则里、活在了认为里、活在了盲目里、活在了全世界都在,却唯独没有自己存在的世界里。心痛了!迷茫了!彻底地迷茫了!!!那些名、利、色难道不是我们该追求的吗?明明所有人都在这样做呀?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呀? 不急,慢下来倾听内在真实的声音,它在要什么?它想要什么?它是不是快乐?你不能做真正的自己,你又要做哪一个自己?你在为谁过活?你想为谁过活?你是谁?你到底要什么?

一只耳朵留给他人,听听他们对你的话语。他们说的是事实吗?你能够允许他们说这些关于你的吗?你允许去探索一下未知的自己吗?你愿意有一个反对自己的声音存在吗?仅是存在,带着这样的一份好奇,你愿意去探索一下未知的自己吗?你愿意与那个别人口中的自己相会吗?你愿意时刻保持这份好奇心而努力倾听他人的声音吗?那是关于完整你生命的部分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只耳朵留着倾听自己内在的声音,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200

分享给朋友:

“一只耳朵留给自己、一只耳朵留给他人” 的相关文章

我们到底要回哪个'家'?

我们到底要回哪个'家'?

第一次听说是这个词,是一个大师的演讲中提起过她说“我们都行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候似懂非懂!随着慢慢地成长慢慢地对这个词有些由模糊到熟悉的认识,今天在此把我这些年对于这个词的认识的变化及现在对此词的认识与大家分享,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心理学里经常讲“感受、渴望、内在、生命力......”,...

感恩那个给我讲“割稻子故事“的人——我的母亲

感恩那个给我讲“割稻子故事“的人——我的母亲

母亲一个字不识,却毫不影响她获取智慧。我在她身上学到了非常多的品格:善良、乐观、勇敢、坚强、不怕苦、直率、敢作敢当、强大的母性、智慧!这些品格都来源于她,而同时也是她第一个教会了我“如何活在当下”。说到此应从一个“关于如何割麦子的故事”讲起:在我小时候学校有一个叫做“忙假”的假期。现在才知道这是农村...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本文摘自《与神对话》美 尼尔 唐纳德 沃尔什 著  李继宏 译  第二卷第253页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什么不是好的动机呢?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合适的动机。为你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好的动...

'不完美'是对'完美'最大的贡献

'不完美'是对'完美'最大的贡献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注意到二元对立的统一观的,现在也越发地觉得这个世界所谓的上下、好坏、美丑等二元的对立其实是一个线上的不同的起点和终点而已,是一个圆上不同的部分而已。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的愤怒,特别想写一篇文章关于“矛盾对立的批判”看到社会种种自我矛盾的象实在是可气可恨!很多的人在父母死后花很多的时间和...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直面至亲死亡:李子勋、李咏、金庸三位名人

10月24日凌晨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老师因病在中日医院永远地离开了这片他热爱的土地,10月25日凌晨著名前央视名嘴李咏在美国因病医治无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先生也因病离我们而去,网上一搜还有一个红学专家李希凡老先生10月29日也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感恩的五体投地--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感恩的五体投地--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声明:本文所有感悟和描述仅为作者本人的体悟与感受,没有任何宗教、信仰、迷信等成分,不代表宣扬某种观点和政治立场,请您客观阅读本文内容,感谢!亲爱的吉祥法师:您好!我是2018年2月15-27日内观学员,在此向您顶礼呈上我最最诚挚的敬意和祝福!!!十日的内观课程结束了,我的总结是八个字“无常、美妙、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