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aikaiwu6年前 (2020-04-13)生命之所轻1156

本文摘自《与神对话》美 尼尔 唐纳德 沃尔什 著  李继宏 译  第二卷第253页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我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什么不是好的动机呢?

“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合适的动机。为你们的孩子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确实是好的动机。但问题在于,“更美好的生活”是什么呢?

与神对话

你们如何定义“更美好”?你们如何定义“生活”?

如果你们认为“更美好”就是更大,更好,更多金钱、权力、性爱和物品(房子、车子、衣服、唱片等等).......如果你们认为“生活”就是你们目前所处的从出生到死亡的时期,那么你产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走出这个使你产的星球陷入困境的怪圈。

然而假如你们认为“更美好”是更完整地经验和表达你们最高贵的存在状态,而“生活”是永恒的、持续的、无止境的存在过程,那么你们也许能够找到出路。

累积再多的身外之物也创造不了“更美好的生活”。你们大多数人懂得这个道理,所有人都说明白这个道理,然而你们的生活,以及你们在生我没有中做出的决定,却总是跟这些“身外之物”有关系,总是想要得到更多。

你们为身外之物而奋斗、而工作。当你们得到想要的东西之后,就再也不肯放手。大多数人的动机是获取和拥有那些身外之物。有些并不在乎身外这物的人,则能够轻易放它们走。

因为你们现在认为伟大就是累积世界能够提供的各种东西,所以世界上所有人都处于不同层次的挣扎之中。要是给这些不同层次的人分个类的话大概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人数量最多,他们依然在为简单的物质生存而挣扎。他们的日子充满着焦虑的时刻和绝望的算计。他们的精神关注着各种基本的生活问题。会有足够的食物吗?会有有地方住吗?我们会挨冻吗?大量的人每天仍然会受到这些问题的羁绊。每个月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仅仅由于缺少食物而死去。

第二类人数量较少,他们的基本生活有了合理的保障,但仍然挣扎着想要得到更多东西——中等水平的经济收入、朴素但体面的家、更美好的明天。他们努力工作,他们为未来如何与是否能够“出人投地”而烦恼。他们的精神充满着这些迫切的、忧心忡忡的问题。

第三类人数量最少,他们想要的东西全都有了,实际上,前两类人想要的一切他们都有,但有意思的是,他们大多数人依旧想要得到更多。他们想着的是如何保有他们已经获取的一切,以及如何增加他们的财产。

除了这三类人之外,还有第四类。这类人数量最少。实际上,这类人为数极少。这类人对物技的东西毫无需求。他们关注的是灵性的真相、灵性的实在和灵性的经验。这些人认为生活是一次灵性的邂逅,是一段灵魂的旅程。他们据此来对所有人类事件做出反应。他们以此来理解所有人类经验。令他们挣扎的是对神的追寻、对自我的实现、对真相的表达。随着他们的进化,这种挣扎不再是挣扎,而是一个过程;它是自我定义(而非自我发现)的过程,是成长(而非学习)的过程,是存在(而非行在)的过程。寻找、奋斗、探索、追求和寻觅的理由变得完全不同,行事的理由被改变了,行事者也被改变了。理由变成了过程,行事者变成了存在者。

从前人们在生活中寻觅、奋斗、努力工作的理由是获取世俗的东西,现在的理由是经验神圣的东西。从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身体,而现在人们关注的主要是灵魂。一切都改了,一切都变了。生活的目标改了,生活本身也变了。人们追求“伟大”的动机发生了转移,他们也不再需要去贪图、获取、保护和增加世俗的财产。

人是否伟大,将不再以他积累的财富来衡量。人们将会正确地认识到世界上的资源属于全世界的人民。承蒙神的厚爱,这个世界拥有的资源用来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绰绰有余,到时所有人的基本需求都将得到满足。

等到你们改变追求伟大的动机,重新定义伟大的那天,你们现在的原始社会里屡见不鲜的道德败坏现象将永远地消失。

这是你们的新动机:去成为我要你们成为的——展现神性的肉身。

当你们选择了你们的真实身份,也就是神的化身,你们将不会再采取非神的行动。你们将无需给轿车保险杠贴上这样的标语:神啊!让我免遭你那些信徒所害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50

分享给朋友:

“与神对话——究竟何为好的动机” 的相关文章

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让世界因我而美丽

《让世界因我而美丽》我是因为爱这个世界才来继续我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而来我要成为这世界上最美的种子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生命是上天赋予我最大的财富我是自然中所有奇迹中最大的奇迹我要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世界让世界因我而美丽我要带着梦想满怀希望让自己像花一样绽放我要创造奇迹放飞梦想让生命因我而飞翔生命是上天赋予我...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去年一次学习的缘由第一次认识唐登华老师,他是北大的精神科的专家教授,是中德家庭治疗的督导师,除了临床研究工作以外,还有教学任务,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学员。 网上搜索唐老师简介: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

亲爱的,没有人可以辜负你,除了你自己!

亲爱的,没有人可以辜负你,除了你自己!

相信耳边经常会听到过诸如此类的话:“我不得不去!”“我妈妈让我......”“我老公不同意......”“我现在没时间......”“我孩子太小......”等等,如果不细细考究,觉得理由充分必要,不得不做了一个自己不想要的决定。对于朋友、对于同事、对于家人我们可以有所交待!这件事就这样可以过去了,...

疫情是自然向人类的呼喊

疫情是自然向人类的呼喊

2019一场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肆虐着全球,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都受到连环的影响,学生们不能去学校,上班族不能去工作单位,工厂被迫停工,铁路、航空停运停航,餐饮、娱乐业关门,整个世界一下子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家庭的联结。家庭的内部战争却硝烟四起……整个世界因为一个小小的病毒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自称世界...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二:最佳点没有观星辰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二:最佳点没有观星辰

转山第一天晚上,我们超过了原计划的歇脚地点——止热寺,到达了海拔5300米的天葬台,这是最高海拔的歇脚点,也是人们观看星辰和拍摄神山的最佳点。由于海拔太高,一般不建议第一次转山的人在此留宿。我们下午在驻扎点还有四十米的地方,怎么也走不动了,倒坐在地上休息了半个小时,才又慢慢起来。到达休息的帐篷后,索...

妈妈,想说爱你不容易!

妈妈,想说爱你不容易!

友情提醒:本文有点长,不过建议你耐心读完,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你需要的宝贝,万一呢!试试吧!这个故事有些朋友相信听我讲过,如果知道的朋友那就重新来回顾一下:一次在参加国际家庭治疗大师约翰·贝曼先生的关系工作坊中,课后提问时间,我非常积极正式地提了一个问题:“老师,我觉得我非常爱我的妈妈,可是我为什么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