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在路上”——我和你

aikaiwu5年前 (2020-06-20)生命之所轻1065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

刘欢的这首《在路上》曾经是让我感觉极其舒服的一首歌。而如今再来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感觉却是不同!那时候听到的更多的是行走在一个证明自己、为了家人打拼在路上的年轻人的坚辛和不容易。有一种悲壮、无奈、压力、挣扎、坚韧、不放弃、豪壮的感觉。而今却听到了一个追逐自由而奋不顾身的年轻人的心声!那种“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的感觉。而这一切亦是为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

同样的曲子同一个人不同时间点上有了不同的感悟!我把这个叫着“世界在我心中不是在眼中!”我看到的与你看到的,你看到的与其它人看到的,那是不一样的世界。无怪乎我们有时候非常纳闷“你怎么就那么的不同呢?明明是这样的,你怎么就能看成那样呢?我就奇了怪了?简直是无法理喻!对牛谈琴!荒谬至极!……”透过此事件,我发现这一切纳闷都是那么的自然和真实,也是那么的好理解。

那个我们“以为的……”只是我们以为的,和别人“以为的……”或许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哦!为这样的事情我曾经与自己战斗了很多年,甚至现在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只不过现在能够带着觉知地自我别扭)

一个有趣的现象与大家分享:妈妈是个好妈妈,爸爸也是个好爸爸,孩子也是个好孩子,可是当他们放在一起时,却没有组成一个更加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更多地自我伤害、更多地伤害他人、互相间的对骂怒指,甚至有时候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不禁心生很多的疑问:“这么好的自己为何总会遇到这么糟糕的对方呢?不能够理解自己、不能够懂自己、还那么顽固不化?”这也许是很多家庭和人际关系中的最大的障碍!就像一个无解的死结一样!困扰着许许多多象我一样普通人!

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观念: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一直行走在自己的路上、也只能在自己的路上!永远无法走在别人的道上,即使我看到很多无奈走在“别人道上的人”可这也不防碍她一直是走在自己的道上!我把人分为这几种社会呈现状态:完全醒着的人、时醒时睡的人、快醒来的人、完全沉睡着的人。这几种状态的人构成了我们的不同的人际关系网络、组织网络、社会网络,也构成了不同的社会万象!这是一个五彩纷呈的社会!这些参与其中的每一位都在为社会多样性作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这些状态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呈现,或多或少或年少时或在中年时或在老年时或在前一刻或在后一秒地存在着:

当你完全醒着的时候——你看到母亲的慈祥和有爱、你给爱人写了一封发自肺腑的由衷的感谢信、你给同事带了一份你亲手做的糕点、你与曾经痛恨的友人相拥而泣并请求她的原谅、你有爱地向那个跪倒在地的乞丐送了两个馒头……当你时醒时睡的时候——你发现那个讨厌的老板也蛮可爱、你发现雾霾的天气过两天也就过去了、你发现那个玩世不恭的孩子突然变了个样了、你今天下了一个痛改前非的决定、你向妈妈说你明天再也不这样的时候……当你快醒来的时候——是你想了半天的数学题突然来了灵感的那种激动欣喜、是你在接近山顶的最后一个转角处、是你在与爱人拥抱前的牵手、是你在思念远方的爱人心生愧意之时、是你指责的双手从孩子的面前收回来的时候……当你完全睡着的时候——你发现全世界就只有你懂自己,再也没有别人。是你刚从饭堂回来面对问你吃了什么而你却无言以对、是你开车无意压死一条狗时你说了句“活该,谁让你乱跑”的时候、是你看到阴天就不想出门的时候……(不要真实地对照自己,不是完全地绝对,只是一种抽象的说法!)这些状态我们时有时无,占比不同而已。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你我的状态,流动着的、变化着的、此起彼伏、忽明忽暗……

在路上

再回到刚才的那个死结上来,我以为的这个死结的终极之解是:我们首先可以看到不同频道的自己,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频道的他人。其次是当我们看到了他人不同频道并去允许这样的多个不同频道同时存在。如果这两条都ok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结果会怎么样?自然会感觉好很多!是吗?你感觉到了吗?最后也是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坚信那个不同频率的自己与他人最终都会走向同一条唯一的路——完全醒来的道路!到那时是我们与他人欢庆与狂喜的时刻!(我们终将会汇在一处——回家的路)

很庆幸我现在渡过了这一死结,如释重负!痛快地坐在那里哭了很久很久很久!所有曾经的如深海般的委屈、被误解、被抛弃、被伤害、被忽视、被冷落、被怀疑、被不公平对待、被攻击……都一下子渲泄了出来。那架式如山峡大坝泄洪般汹涌、势不可挡!当这一切都成为一种经历的时候,你突感轻松!无比的轻松!无比的自在!无比的喜悦!才知道那些被自己排出去的垃圾——是自己给自己亲手一点点装进来的无底的被压抑的仇恨、敌意、愤怒、指责、冤屈、可怜、可悲……而当初装进来的时候你曾狠狠地记得那是因为“被指的对方”,你是要将这一切用来对付“他的”,而你常常发现那个“他”却还照常、相安无事,可气的是自己却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压抑、越来越苦逼、越来越抑郁、越来越活不下去……再也看不到天空飘过的云彩、再也看不到清洁工曾为你擦拭和倾倒你的垃圾筐、再也看不到孩子叫唤了你多次、再也看不到爱人为你做的一顿特别的晚餐、再也看不到……总之你的世界变了一个样子,与从前不一样的样子。

而我曾经也这样过,抑郁、愤恨、不满、仇视、困惑、迷茫、混沌……而现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灵成长后,我走出来了,现在我常感到幸福、喜乐、平和、踏实!你也可以!一定可以!只要你想!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因为我们同为人,我可以所以你同样是可以的。最后把这首我新賦义的《在路上》的词和义送给你,作为助你在路上的一臂之力!“在路上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我和你一直在路上、一直在不同的路上、而我们一直相伴于左右从不孤单、并且我们终将殊途同归、走上心灵向往的喜乐的方向!

感恩你的阅读!感恩你分享我的经历!感恩你同频我的心灵!把最美的祝福送给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66

分享给朋友:

““在路上”——我和你” 的相关文章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感恩那个让我学会“弹性与允许”的恩人——北大教授唐登华

去年一次学习的缘由第一次认识唐登华老师,他是北大的精神科的专家教授,是中德家庭治疗的督导师,除了临床研究工作以外,还有教学任务,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学员。 网上搜索唐老师简介: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心理治疗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

那些“因为...所以...”让我们止步在“心门”外

那些“因为...所以...”让我们止步在“心门”外

前些天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我的“秘密”,文中提到过关于讲道理时自己的身体反应及心理反应。今天突感还需拿来啰嗦两句,只因太普遍。 今天是周一,九点十分你到了办公室,迎面走来的是你的直接领导,你会如何与她打招呼?“早上好!领导......”此处省去一百字“真倒霉!怎么点就这么背...

 "我慢"之心初体验--源头的大礼包--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我慢"之心初体验--源头的大礼包--云居寺内观禅修感受与体悟

在去云居寺之前,我自己评价体系中有一个词一直没有动摇过——那就是“谦卑”。可是云居寺这个地方给了我很多的第一次,其中也包括撼动了我对自己的很多认知。在此给云居寺鞠上一躬,以表我深深的感恩!这个地方是让我看清我自己的一个了不起的地方!我生平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自大、傲慢和卑微的自信”这让我有点招架不住...

感恩我儿教我成长

感恩我儿教我成长

一位读过很多心理学家庭教育书籍的咨询师,一位志立于家庭教育的专业工作者,今天来谈谈我的秘密,作为送给我儿七岁生日的礼物! 某日,母子辩论,儿子:“妈妈,我要打你,把你四岁到六岁打我的还回来!”我思前想后诚恳地回儿子道:“妈妈向你道歉!同意你的想法,你打回来吧”于是伸出手...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三:放弃的痛与爱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三:放弃的痛与爱

转山的第一天,我们清晨五点半就从旅店出发,约好了一位藏族阿哥开车带着我们去经幡广场,帮助我们悬挂在他们家购买的经幡。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完成了写祝福语、挂经幡的全部过程。那时候天还没有亮,不过已经有人已经开始转山了。一般都是当地人。他们比较熟悉地形和路。藏族阿哥热心把我们带到道上...

母子对话 ——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母子对话 ——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一个舒适的下午时间,母子俩在房间玩游戏。儿子突然跑过来问道:“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看到儿子的眼神明白了:“噢,你是从哪里来的呀?……就是呀!你是从哪里来的呀?”儿子继续认真问:“妈妈,你能告诉我吗?”妈妈继续问道:“你真的想知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儿子认真地回道:“嗯,妈妈!你可以告诉我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