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命之所轻 > 正文内容

隐形的地图

aikaiwu5年前 (2020-12-31)生命之所轻984

有一张隐形的地图在我们的心中,常常被人们忽略,甚至自己有时候也感知不到它的存在,而它确实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并且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panorama

小时候这张地图上,什么也没有,同时却又是什么都有,什么都可以,无边无界,和天地般宽广和日月般同辉;和宇宙般浩翰;循着这样的地图,我们什么都敢想:“上月亮,下海底,当主席,做科学家,当发明家,变成一个小飞蝶,拥有一座城堡,拥有一片海,买架飞机,去梦里降妖魔,敢跑大灰狼,击败大狗熊……”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接触社会他人的机会的增加,他人的社会的那种隐形的地图不断地影响与刷新着我们内在的那张地图的边界,渐渐的我们的地图有了边界,有了范围,有了不可与可的地带划分;有了现在,将来的划分;有了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划分;有了我们家别人家的划分;有了我你的划分……于是我们无法上月亮,无法下海底,不可能有一座城堡,我们不可能有一片海,不可能……

hope,

原来我很自然地拒绝一些朋友的邀请,因为我需要做什么什么事所以去不了,表示抱歉。而现在越来越觉得不是因为有事,而是因为不想去才有事。这样的因果逻辑非常有意思。因为我非常清晰有些事情,我可以放下手中一切的活而去办。那些因为有事不能去,实际是一种藉口。当然,出于各种原因,你必须做时,你需要对自己的内在时刻保持警觉,你清晰地知道你是因为不想去。而不是因为真的有事。这样的警觉,能够让你时刻提醒自己你对自己的事情有足够的决定权。不是因为你妈、你孩子、时间、条件……只是因为你没有选择。这些选择背后最直接相关的是内在的那张隐形的地图有关系。它们在暗地里操控着你的一切行为举止甚至是整个人生;时刻保持警觉也是时刻提醒自己看看内在的那张地图,去重新审视那张地图,看是否有需要调整的部分;那些在生活中防碍我们的生活事件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原因与答案;也只有在这里才是解决实际生活困惑根本之道。没有之一。所以,你现在请带着觉知翻开自己那内在的地图,带着深深的敬意回望他们,看看那张地图上是不是真的符合你所需,然后勇敢地把它们绘制成你想要的样子。依着这个样子,你能在实际生活中活出那个想要的自己的样子!祝福你!!!


“愿我成为一束光 照亮您回家的路”

二维码

Aikaiwu微信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爱开悟心灵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aikaiwu.com/?id=216

分享给朋友:

“隐形的地图” 的相关文章

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

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

最近为了孩子上学的事情费煞苦心,相信所有的北漂们,曾经或是正在经历孩子幼升小或是小升初的都会有同感!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才突感社会资源的匹配不均衡不合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ZF是被骂无能最多的时候!(当然ZF也有很多的苦衷,不幸谁上去试试)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内心对于教育的反思才更加深刻!也正是在这个时...

意外离我们有多远?

意外离我们有多远?

前些天遇到一个老师,他非常激动地跟我说,恨不得要将我掐死的那种感觉。我深深理解他的心境!“恨不能!”他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为国家培养了一位优秀的儿子。自己研究营养研究教育十多年,积累了一堆有用的经验和理论,无用武之地。曾天看到身边发生的各种事件(因教育失误所致的惨案、因保健营养知识缺乏所致的疾病......

正念餐

正念餐

前段时间写了一些关于去西安云居寺内观期间的一些感悟,其实还有一些没有来得及记下来,内观期间手机、笔、电子设备、包括收音机也不允许听。只有吃饭、打座、课间休、睡觉、洗漱、其它什么也不让做。所以写完一些后才发现还有好多的有趣的事没有记录下来。现在放到这个版块里拿来与感兴趣的朋友分享,今天分享的是第二天中...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一:天葬台没有看到天葬

“冈仁波齐转山”遗憾之一:天葬台没有看到天葬

第一次正面死亡是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中《正念经》提及的“观白骨”,当自己静静看完那一段时,心中升起对内在自我的一次深刻体验的升华。“看着自己的身体如何膨胀淤紫并一点点腐烂,然后一点点被蛆吃得只剩下几线血肉附在骨头上。一直观到只剩下白骨。直至它慢慢坏掉,化为尘土。”同时在此过程中去感受自己内在所生...

刚进入婚姻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刚进入婚姻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表妹五月份刚刚走进婚姻,作为一个有点经验也懂得家庭教育的表姐对此作了郑重的思考,写下了几点自己关于新入婚姻的几条自认为是重要的原则与她分享,今天机缘巧合把这11条原则与一个新婚的小弟分享时,感觉这其实是适用于所有的新婚的朋友们,所以拿来与大家分享:(内容稍作微调)新婚夫妻处事原则刚刚组建家庭的夫妻双...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父母第一课 —— 学习是为了找到自己再找到方法

进入家庭教育领域有五个年头,进入过很多课堂,与很多专家作过交流,与很多家长作过工作,与很多的孩子作过工作;痛恨过教育,痛恨过家长......走了很多的弯路,哭过痛过而今醒来有所感悟,今天站在一个家长一个家庭教育的工作者的角度立体客观地说说心里话:亲爱的妈妈们,你唯一可行的做法是利用好你自己这个伟大的...